行測考試中假言命題是邏輯判斷部分的重點考查內容。然而很多小伙伴對部分內容表示又愛又怕,原因是大家都很容易記住“肯前必肯后,否后必否前”的推理規則,但是看著題目卻寫不出到底誰是“前”,誰是“后”,滿腦子的知識點還沒開始用就卡在了第一步。那么今天中公教育就針對這個問題一起來辨一辨假言命題里邊的“前”與“后”。
說到假言命題的前和后,首先我們得弄清楚什么是假言命題,其實假言命題就是指判斷事物間具有條件關系的命題,在行測考試中,我們一般只考察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兩種。舉個例子幫助大家理解,比如:進面試和參加筆試,按照一般的錄取流程,一定是先筆試,筆試過了才會進面試,這樣對于進面試來說,參加筆試就是必不可少的條件,因此參加筆試就進面試的必要條件;而參加了筆試以后可能會進面試,也可以不會進面試,有就行,沒有也可以,所以進面試是參加筆試的充分條件,因此它們的推出關系就可以寫成:進面試⇒參加筆試。借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總結出假言命題里永遠都是充分條件⇒必要條件。
理清假言命題是充分條件⇒必要條件,就很好理解“前”與“后”。
如果那么只要就,為了一定凡是都,
想要必須離不開,沒有聯結是就則。
我們用例子來說明:
如果……那么……:如果明天不下雨,那么我陪你去看電影
推出關系:明天不下雨⇒陪你去看電影。
只要……就……:只要充滿希望,就會斗志昂揚
推出關系:充滿希望⇒斗志昂揚
為了……一定……:為了考上一定要多做題
推出關系:考上⇒多做題
凡是……都……:凡是男生都喜歡打游戲
推出關系:男生⇒喜歡打游戲
想要……必須……:想要晉升必須踏實工作
推出關系:晉升⇒踏實工作
離不開:論文順利通過離不開老師的指導
推出關系:論文順利通過⇒老師指導
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指句子省略了其中一半的聯結詞,只給出一半,如:
是:中國人是勤勞的
推出關系:中國人⇒勤勞
則表示若……則……:你若安好,則是晴天
推出關系:安好⇒晴天
就同只要……就……一致。
推出關系:成為人上人⇒吃得苦中苦
推出關系:原諒你⇒太陽從西邊升起
推出關系:好漢⇒到長城
如:學習是成功的基礎
推出關系為:成功⇒學習
發展的關鍵是改革
推出關系:發展⇒改革
報名是考試的前提
推出關系:考試⇒報名
如:除非買房,否則分手。
推出關系:不分手⇒買房或者不買房⇒分手
那我們一起來看個例題
食品安全的實現,必須有政府的有效管理。只有政府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配合, 才能確保政府進行有效的管理。但是,如果沒有健全的監督制約機制,是不可能實現政府各部門之間協調配合的。
由此可以推出:
A.要想健全監督制約機制,必須有政府的有效管理
B.沒有健全的監督制約機制,不可能實現食品安全
C.有了政府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配合,就能實現食品安全
D.一個不能進行有效管理的政府,即是沒有建立起健全的監督制約機制的政府
【中公解析】B。題干給的條件推出如下:
食品安全的實現⇒政府進行有效的管理
政府進行有效的管理⇒政府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
沒有健全的監督制約機制⇒不可能實現政府各部門之間協調配合。
以上可整合為食品安全的實現⇒政府進行有效的管理⇒政府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⇒健全的監督制約機制。B項根據上面的推理關系,否定前件則否定后件,正確;A項和C項混淆了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;D 項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,錯誤。故答案選 B。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