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鶴琴的教育思想
在教師招聘考試當中,比較常出現的一類考查內容便是教育家及其思想,對于其中一些影響力比較大的和地位比較重要的教育家,相對來說會考查更多。許多同學認為教育家的思想是一個比較難記的內容,總是覺得雜亂無章沒有頭緒。其實每個教育家都是有自己的核心觀點和主要理論,而且很多的教育思想都是圍繞核心觀點展開自己的相關理論的,我們了解了核心觀點之后再進行記憶相對來說就會好一些。接下來,小編帶大家梳理一下陳鶴琴的教育思想!
一、人物簡介
陳鶴琴(1892年3月5日-1982年12月30日)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、心理學家,尤其在兒童教育方面研究深刻,被認為是中國現代幼兒教育的奠基人。陳鶴琴稱號有很多,比如中國幼教之父、兒童教育的圣人。1892年陳鶴琴出生在一個沒落的商人家庭,在他6歲時其父親去世,家庭陷入了更加困難的境地,后在其親戚的幫助下,得以入學并一路考上國立清華大學去學習,后我國歷史上發生“庚子賠款”,與陶行知一起乘船去了美國學習,跟隨杜威、孟祿等人進行教育研究,畢業后回國主要進行幼兒教育改革,故其思想會受到杜威等人的影響,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一看陳鶴琴的主要教育理論吧!
二、教育思想
陳鶴琴的教育思想,對于我們教師招聘考試來說,需要主要掌握的是“活教育”思想體系,它是陳鶴琴提出的一種更加適合中國國情的幼兒教育體系,“活教育”思想體系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3部分,大家可以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。
(一)目的論
陳鶴琴認為“活教育”體系的目的是遞進的。他認為幼兒園的教育目標是育人,培養國家、民族需要的新一代人,即做人,做中國人,做現代中國人,其中“做人”是“活教育”最為一般意義的目的。做現代中國人的要求是:要有健全的身體,要有建設的能力,要有創造的能力,要能夠合作,要服務。(背誦方式為:體建創作務)
(二)課程論
他認為課程應該將大自然、大社會作為出發點,讓學生直接向大自然、大社會去學習,陳鶴琴主張打破學科教學傳統,依據兒童與環境的實際需要,采用大單元及活動中心為編制原則,應該包括自然、社會、兒童生活和學校教育內容。針對以上內容,具體開設“五指活動”,即兒童健康活動、兒童社會活動、兒童科學活動、兒童藝術活動和兒童文學活動。“五指”是一種形象的比喻,五根手指寓意五類課程是相互聯系的整體,所以可以體現教育的整體性以及連貫性。
(三)教學論
陳鶴琴認為在教學中離不開學生的活動,所以認為教學上應該是做中教、做中學和做中求進步。所以“活教育”的教學不重視班級授課制,更加重視室外活動,著重于生活的體驗,以實物為研究對象,以書籍為輔佐的參考。也可以看出“活教育”將直接經驗當作兒童進步的最大動力。
三、小試牛刀
1.被譽為中國幼教之父、兒童教育的圣人的是( )。
A.陳鶴琴 B.陶行知 C赫爾巴特 D.楊賢江
2.曾提出“活教育”思想體系,認為教學方式應該是“做中教,做中學和做中求進步”的人是( )。
A.夸美紐斯 B.楊賢江 C.陳鶴琴 D.陶行知
1.【答案】A。
中公教育解析:本題考查了陳鶴琴的教育思想。
陳鶴琴于1923年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實驗幼稚園即鼓樓幼稚園,主張的是“活教育”,被稱為中國幼教之父,選項A正確;陶行知所提倡的是生活教育理論,被稱為鄉村幼教之父,B選項錯誤;赫爾巴特是德國教育家,被譽為現代教育學之父、科學教育學奠基人,C錯誤;楊賢江的《新教育大綱》是我國第一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教育學著作,D錯誤。綜上所述,答案為A。
2.【答案】C。
中公教育解析:夸美紐斯被譽為近代教育學之父,曾提出“泛智教育”,選項A錯誤;楊賢江的《新教育大綱》是我國第一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教育學著作,B錯誤;陳鶴琴曾提出“活教育”思想體系,認為教學方式應該是“做中教,做中學和做中求進步”,故C選項正確;陶行知所提倡的是生活教育理論,被稱為鄉村幼教之父,D選項錯誤。綜上所述,答案為C。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