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司馬談《論六家要旨》:“①博而寡要,勞而少功,是以其事難盡從;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禮,列夫婦長幼之別,不可易也。②儉而難遵,是以其事不可遍循;然其強本節用,不可廢也。③嚴而少恩;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,不可改矣。④使人儉而善失真,然其正名實,不可不察也。”①②③④處應分別填入:
A.儒家、墨家、道家、法家
B.道家、名家、墨家、儒家
C.儒家、墨家、法家、名家
D.儒家、法家、兵家、名家
2、下列戰役中發生于東漢末年的是
A官渡之戰 B赤壁之戰
C昆陽之戰 D肥水之戰
3、楊柳是我國古代詩詞里面較為常見的意象,往往蘊涵離別之情。下列名句中不是表達送別意象的是:
A. 羌笛何須怨楊柳,春風不度玉門關
B. 渭城朝雨浥輕塵,客舍青青柳色新
C. 今宵酒醒何處?楊柳岸,曉風殘月
D. 庭院深深深幾許?楊柳堆煙,簾幕無重數
1、【答案】C。中公解析:①中的“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禮,列夫婦長幼之別”體現的是君臣、夫婦之間要遵循禮數,可以聯想到儒家的“三綱五常”,儒家注重個人修養,思想的核心是“仁”和“禮”;故①是儒家。②中的“儉”“節用”等關鍵字可以聯系到墨家反對鋪張浪費、注重節儉的觀點,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張是兼愛、非攻、節用;故②是墨家。③中的“嚴而少恩”是法家的特點,提倡以法制為核心;故③是法家。④中的“正名實”可以聯想到名家,名家是以辯論名實問題為中心,“名”就是指稱事物的名稱,就是“概念”,“實”就是“名”所指稱的事物。故④是名家。因此依次填入的順序是儒家、墨家、法家、名家。故本題答案為C。
2、【答案】AB。中公解析:AB選項發生于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,C選項發生于西漢和東漢交替之際,不符合題意。D選項發生于東晉時期。故本題答案為AB。
3、【答案】D。中公解析: 選D項??疾旃诺湓娫~中“楊柳”意象的含義。
A項出自王之渙《涼州詞》,此處楊柳指的是《折楊柳》曲,借而表達送別。詩人感慨,何必用羌笛吹起哀怨的《折楊柳》,春風是不會吹過玉門關的。表達戍邊戰士對故鄉的思念之情。
B項出自王維久負盛名的送別詩《渭城曲》,此處楊柳意指送別。
C項出自柳永《雨霖鈴》,為柳永離開汴京南下時與戀人惜別之作。
D項出自歐陽修《蝶戀花》,主要描寫閨中少婦的傷春之情。綜上,本題選擇D項。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