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乘載交通工具出行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,有些人很享受在公交車上暖風拂面的感覺,也有些人害怕搭公交,甚至于遠遠的聞到公交車里傳來的味道就已經開始頭暈惡心了,這就是我們在醫學上所稱的暈動癥,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暈車。
那么為什么有一部分人會暈車呢?這就跟我們人體的前庭器官有關系,也就是老百姓說的耳的結構。耳不僅僅包括大家肉眼可見的耳朵的結構,還包括在內部的感覺器官。在解剖學里我們把耳分為了外耳、中耳和內耳,其中跟暈車有關系的就是內耳的結構。
內耳形狀不規則,構造復雜,又稱迷路,由骨迷路和膜迷路兩部分組成。骨迷路與膜迷路之間充滿外淋巴,膜迷路內充滿內淋巴,內、外淋巴互不相通。其中膜迷路由橢圓囊和球囊、膜半規管和蝸管3部分組成。球囊較橢圓囊小,下端借連合管連于蝸管,二者均屬位覺感受器,感受頭部靜止的位置及直線變速運動引起的刺激,膜半規管壁上有隆起的壺腹嵴,是位覺感受器,能感受頭部旋轉變速運動的刺激。
這些感受器主要功能就是感受變速運動,當汽車啟動、加減速、剎車、船舶晃動、顛簸,電梯和飛機升降時,這些刺激使前庭橢圓囊和球囊的囊斑毛細胞產生形變放電,向中樞傳遞并感知。這些前庭電信號的產生、傳遞在一定限度和時間內人們不會產生不良反應,但每個人對這些刺激的強度和時間的耐受性有一個限度,這個限度就是致暈閾值,如果刺激超過了這個限度就要出現暈車癥狀。每個人耐受性差別又很大,這除了與遺傳因素有關外,還受視覺、個體體質、精神狀態以及客觀環境(如空氣異味)等因素影響,這也就是有的人平常不暈車但是身體情況不好的時候會暈車的原因,所以在相同的客觀條件下,只有部分人出現暈車癥狀。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