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衡量自身情況與院校/專業的契合點,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
首先要客觀冷靜地分析自己的情況,擇校前需要思考以下問題:
我考研的動機是什么?
我的興趣在哪里?
哪些院校開設相關專業?
在自身基礎上通過復習,大概能達到什么水平?
我的能力適合沖擊哪個層級的院校?
這個層級的幾所院校有哪些吸引我的地方?
從自己的理想、興趣與期望出發,根據學習能力、研究水平,比較各院校的歷年專業成績差異,在自身條件限制下找到最佳契合點,這樣的選擇往往是最為理性的。
2.評估報考難度,增加考上可能性
接下來,要根據自己的實力,選擇把握較大的學校,增加考上幾率。
評估報考難度可參考以下幾個方面:
①計劃招生人數:了解歷年招生數據,判斷招生趨勢。
②報考人數、實際錄取人數與報錄比:根據信息大致判斷出該專業近幾年的招生錄取情況。
③推免人數:如果某一專業每年的推免名額普遍很多,會加劇統考生的競爭。
④復試分數線與進入復試比:需要注意復試線有校線和院線的區別;進入復試比例越高,競爭越激烈。
⑤最終成績計算方式:總成績的計算公式,可以看出初試和復試占比權重。建議應試能力較強,尤其是表達能力較弱的考生盡量選擇復試占比較低的院校。
3.計劃未來發展,選擇就業理想區域的學校
相比于是否為畢業這一因素,企業在招聘時更加重視應聘者的綜合素質,例如知識儲備、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與崗位的匹配程度??忌鷵裥r需要思考院校所在地是否符合自己今后發展需求,與職業生涯規劃是否存在沖突??紤]目標院校/專業就業情況,可參考歷屆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。
4.學會發掘高校的優勢專業
有一些高校雖然綜合實力不足,但很有辦學特色,在特定領域的專業中很有優勢。如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“雙一流”建設學科名單中,包括了眾多“雙非院校”,入選學科體現了學校的專業優勢。
掃碼加群!備考干貨!考點考題!更多資料等你來拿!
原標題:教育部關于印發《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》的通知
文章來源:https://yz.chsi.com.cn/kyzx/jybzc/202109/20210903/2105941509.html#part06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