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【多選題】某企業只生產一種產品,當年的稅前利潤為20000元。運用本量利關系對影響稅前利潤的各因素進行敏感分析后得出,單價的敏感系數為4,單位變動成本的敏感系數為-2.5,銷售量的敏感系數為1.5,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數為-0.5。下列說法中,正確的有( )。
A.上述影響稅前利潤的因素中,單價是最敏感的,固定成本是最不敏感的
B.當單價提高10%時,稅前利潤將增長8000元
C.當單位變動成本的上升幅度超過40%時,企業將轉為虧損
D.企業的安全邊際率為66.67%
2.【多選題】甲公司的經營處于盈虧臨界點,下列表述正確的有( )。
A.經營杠桿系數等于零
B.安全邊際率等于零
C.邊際貢獻等于固定成本
D.銷售額等于銷售收入線與總成本線交點處銷售額
3.【單選題】下列各項可以降低盈虧臨界點作業率的是( )。
A.降低銷售量
B.降低固定成本
C.降低銷售單價
D.提高變動成本
4.【多選題】某企業只生產一種產品,單價20元,單位變動成本12元,固定成本為2400元,滿負荷運轉下的正常銷售量為400件。以下說法中,正確的有( )。
A.在“銷售量”以金額表示的邊際貢獻式本量利圖中,該企業的變動成本線斜率為12
B.在保本狀態下,該企業生產經營能力的利用程度為75%
C.安全邊際中的邊際貢獻等于800元
D.該企業的安全邊際率為25%
5.【多選題】下列有關安全邊際表述正確的有( )。
A.安全邊際是正常銷售額超過盈虧臨界點銷售額的差額
B.安全邊際表明銷售額下降多少企業仍不至虧損
C.安全邊際部分的銷售額也就是企業的利潤
D.安全邊際率大于l則表明企業經營安全
1.【答案】ABCD。解析:本題中影響稅前利潤的諸因素中,最敏感的是單價,其次是單位變動成本,再次是銷售量,最不敏感的是固定成本,所以選項A正確。當單價提高10%時,稅前利潤提高40%,稅前利潤增長=20000×40%=8000(元),選項B是正確的;假設單位變動成本的上升幅度為40%,稅前利潤變動幅度為-100%,即企業轉為虧損,所以選項C是正確的;根據安全邊際率=1/經營杠桿系數(銷量的敏感系數)=66.67%,所以選項D是正確的。
2.【答案】BCD。解析:公司經營處于盈虧臨界點,EBIT=M-F=PQ-VQ-F=0。A選項經營杠桿系數=M/(M-F)=無窮大。BCD選項說法正確。
3.【答案】B。解析:盈虧臨界點作業率=盈虧臨界點銷售量÷正常銷售量,而盈虧臨界點銷售量=固定成本總額÷(單價-單位變動成本),由上式可知,可以降低盈虧臨界點作業率的方法是降低固定成本、變動成本、提高單價和提高正常銷售量。
4.【答案】BCD。解析:本題的主要考查點是本量利關系圖。在“銷售量”以金額表示的邊際貢獻式本量利圖中,橫軸為銷售收入,變動成本=變動成本率×銷售收入,所以該企業的變動成本線斜率為變動成本率,即60%(12/20),選項A不正確;在保本狀態下,盈虧臨界點的銷售量=固定成本/單位邊際貢獻=2400/(20-12)=300(件),則盈虧臨界點的作業率=300/400=75%,即該企業生產經營能力的利用程度為75%,安全邊際率=1-盈虧臨界點的作業率=25%,選項B、D正確;安全邊際額=(預計銷售量-盈虧臨界點的銷售量)×單價=(400-300)×20=2000(元),則安全邊際中的邊際貢獻=安全邊際額×邊際貢獻率=2000×(1-12/20)=800(元),選項C正確。
5.【答案】AB。解析:安全邊際部分的銷售額減去其自身變動成本后才是企業的利潤,選項C錯誤;安全邊際率不可能大于l,選項D錯誤。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